• 文章标题
  • 文章摘要
  • 文章内容
  • 全文搜索

【养善栖小】栖霞中心小学于有珍语文工作室活动(十四)

浏览数量:46     作者:蔡军     发布时间: 2019-10-29      来源:本站

栖霞中心小学于有珍语文工作室活动(十四)

——立足年段特点,做到一课一得


10月28日,栖霞中心小学于有珍语文工作室在江南小学进行活动,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。

第一节课,高陈玲老师执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课文《女娲补天》。高老师重点教概括文章大意的方法,由浅入深,指导学生可以采用“起因、经过、结果”的模式概括大意,也可以运用关键词语进行概括。读写结合环节是本节课的亮点,高老师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,写一写女娲在寻找五色石的时候,会遇到哪些苦难?是怎样克服的?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。

第二节课,马灵犀老师执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《葡萄沟》。马老师设计精巧,课前准备充分,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,重在词语教学和朗读指导。词语教学,贯穿整节课,出示词条,联系上文理解词语“五光十色”;让学生动手贴树叶,形象地理解“茂密的枝叶”一词;用小手搭凉棚,愉快地学会了生字“搭”;突破词语中难于理解的字理解词语,“好”的意思是喜欢,拓展“好问”“好学”,从而理解“热情好客”这个词语;教学朗读,采用范读、指读、小组合作读、开火车读等方式,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。指导生字教学时,四个生字的呈现,还用心地结合课文内容,创设了情境。

两节课后,工作室成员进行集体研讨。高老师的课:读写结合切入点选择得非常好,指导也细致,如果在指导时给一些针对性的图片,学生的思维可能进步更快;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大意是中高年段的一个难点,本节课虽然呈现了两种方法,但是感觉学生还是没有完全掌握,建议下次活动针对这个难点,上两节研讨课。马老师的课:整体设计感强,每一个部分都能回到主题“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”,字词教学方法多样灵活,图文并茂,朗读方式多样,课堂气氛活跃,是一节成熟的课例,只是还需要在板书、文字处理等细微之处稍加改动。 于有珍语文工作室活动有主题,师生有收获,将教研做到实处。


主办单位:南京市栖霞区石埠桥小学  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(211500)
苏公网安备32010202010036号    苏ICP备05048463号